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巨星殞落 - George Michael (1963 - 2016)



George Michael,
稍微有點"年紀"的朋友
們應該都知道,

他是在我生命中第一位帶我進入英文流行音樂殿堂的歌手,
還早於Michael Jackson 和Madonna呢!
今天聽到他在聖誕節過世的消息,
心中只有震驚和無限回憶。


早年台灣只有ICRT可以收聽西洋音樂的年代,
電視台播放西洋音樂的節目屈指可數,
就在偶然間看到他的  "
Careless Whisper",
才小五的我就被那憂傷的旋律深深吸引,
當時年紀
還小,不懂MTV中複雜的男女關係,
(長大後才覺得男主角自己劈腿還想挽回女友是哪招!? 哈...)
但不懂英文的我當然也不知自己身在百家爭鳴的黃金80年代,
在茫茫歌海中只能等待ICRT可遇不可求的播放。


國一的時候也忘了甚麼原因,
又讓我想起這首歌,
藉著印象中的旋律得知這是Wham合唱團的作品,
還是不知道歌名的我為了尋找這首歌,
跑去唱片行傻傻以為只要說出Wham,
店員就知道是哪一首,
沒想到不熱心的店員隨手一指,
寫著Wham合唱團的"錄音帶"(天哪! 我好老!!)足足佔了一整排,
而且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買專輯,
我只能亂槍打鳥挑價格比較便宜的單曲,
想當然爾回家聽就GG了...買到 "A Different Corner"...
(其實也很好聽,只是失望的我放不下,
很懊惱怎不勇敢一點直接哼給店員聽呢! ^^...)
不過也因為這個尋音的過程,
讓我慢慢藉由ICRT認識了不少流行音樂。


隨著對英文慢慢熟稔,
也因為MTV的問世,
我認識不同類型的音樂越來越多,
影音工具從早期黑膠唱盤→錄音帶(括號對應音樂
影像是Beta→VHS格式)
→CD(LD→VCD→DVD) 到現在的MP3都接觸過,
每當回想到這件事,
嘴角總會忍不住為小時後的狂(ㄨˊ)熱(ㄓ)笑出來,

西洋流行音樂無論在影像、燈光、服裝和舞臺設計的高水準,
或多或少都影響我日後的審美靈敏度,
從小在父親古典音樂的薰陶下,
西洋流行音樂則是我私下的個人嗜好,
也是那個青澀的叛逆時期陪伴我反動心靈的良藥,
不同於Michael Jackson 的勁歌熱舞和Madonna的豪放不羈,
George Michael的特質更具有獨特的英倫搖滾魅力。


好啦! 講那麼多,PO幾個我最愛的影片連結,
大家聽歌懷念吧!!

負心漢想挽回女友心的悲情歌曲,
生在我們這年代沒聽過的
該拖出去了...XD


我買錯但意外好聽的單曲

有阿拉伯神秘色彩的奇情MV

對唯美畫面印象深刻的抒情曲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一百歲的人生落幕



從年輕時代經營油行,
也辛苦拉拔媽媽舅舅阿姨們長大,
外婆走過一個世紀,
於早上長眠,總算卸下人生重擔了...
仔細翻閱,才發現小時候少有被外婆抱著的照片,
後來找到這張她回國媽帶我去接機的合照,
雖然我早已沒有印象,
但愛旅行四處趴趴走的血液,
遺傳於她老人家無誤。


過年跟外婆笑嗨嗨的合照
 
 
雖然平常在員林照顧生意,
但台北的兒孫有事,
舉凡弟弟們的婚禮、我的攝影展,
她還是不辭千里跑來參加,
也不忘跟老友敘舊;
在晚輩的心中,
她真是活到老玩到老的典範啊...

外婆出席我的攝影個展,
貴為"最佳女主角"的她跟自己的海報合影。^^

在此願她與星辰長伴...
林盧碧鑾女士 (1918. -2016.)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為了延續血脈只有滅絕別人


今晚來看白色吸血教母重裝回歸。
除了"不怕陽光"這個梗在電影【暮光之城】已經有了,
整體而言在動作部分還蠻爽的,
本集的主打是"保護吸血鬼一族的血脈",
這難免令人跟開打已久的宗教戰爭作聯結,
狼人跟吸血鬼就像基督教與回教一樣是世仇,
兩方總是你來我往都想將對方滅絕,
每一集無論結局是哪一方占上風,

最後總不忘又佈了一道梗告訴大家...一定還有下一集!! @@
 
最早對凱特貝琴薩有印象是在1999年的【強迫入境】,
當年他跟克萊兒丹妮絲一起合作演出在泰國因被栽贓持有毒品而遭到拘留的閨密,
克萊兒早在1996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成名,
凱特則是等到2001【
珍珠港】才嶄露頭角,
克萊兒在2010【
星星的孩子】演出後,
雖然因此片得到一些獎項肯定,
但星運並沒有因此變好,
似乎凱特的"氣數"持續得比較久,
我覺得好奇的是~
想當年在珍珠港那部片,凱特的聲音還帶有清純的娃娃音,
這幾年的【
決戰異世界】系列開始,
包含【
攔截記憶碼】和年中看的【蘇珊夫人尋婚計】聲音都變得很低沉,
不知道是否是這樣的轉變讓她感覺更成熟而更紅呢?


話說這樣所謂"延續血脈"的觀念,
是否就是種下日後各族仇殺的因子?
自古以來無論是人種、宗教、到現在的同異性戀議題,
人類永遠有理由攻打異己,
電影中吸血鬼女主角因為跟狼人有一段情,
也被各方人馬追殺不已(現在叫"霸凌"),
看著這些從古至今的歷史和電影故事,
深深覺得或許是身而為人的劣根性啊...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越暗的地方你越亮~ 星星的孩子

 
 
晚上的HBO播放這部難得的片子~星星的孩子
看完又繼續wiki了一下許多連結...
這部片子雖然沒甚麼名氣但是溫馨感人,
尤其是當自閉症的主角突然主動擁抱母親時,
母親的喜悅難以言喻。



其實不只自閉症的小孩,
大部分的孩子們都有自己心智優越的地方,
值得我們去啟發,
還記得當老師的時候,
班上也有幾個特別的孩子,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聽障生,
他在別的老師眼中是個麻煩人物,
但我卻發現他很多舉動都是為了幫助同學或老師,
可大家都沒有看到他的好,
讓我既窩心又為他心疼,
又例如電影中的女主角,
自己精心設計的東西卻被不懂的人糟蹋排斥,
好幾次遇到挫折也跟著她一起憤怒著,
心想為何就是有人不懂...
但人生就如電影所說,
通過一扇門後,才能發現門後的美好,
最後主角不畏艱辛,總算達到目標也成為特教的專業人才,
也給一般保守人士一個教訓~ 他們歧視的人通常都是比他們專業的。


 

 
現實生活中的主人翁 Temple Grandin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永遠讓人們在與我們相遇後變得更好

 
參觀了2016年世界新聞攝影展,
是我覺得今年所有展覽中最推薦的,
過去好幾個展覽都讓我有一種錢被騙走的感覺,
既沒有優質的展品,
也沒有舒適的動線,
花了錢看展卻一肚子火...

每年約莫11月陽明山上的玉溪有容文教基金會都會舉辦當年度的世界新聞攝影展,
在這個汲汲於營利的社會,
能這樣連續多年舉辦且免費開放的單位真是不簡單;
我喜歡這個展覽,
非但因為作品都是當年度最具爭議的新聞話題,
戰爭、災難、社會議題等等,
攝影師們時常都是深陷險境在拍攝報導,
除了本身在攝影的技術上要了得,
還要保持機警、以免惹禍上身,
新聞內容大多是我們平常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的【人間現實】,
對平常專注於攝影的我來說,
畫面不一定美,但都很震撼。
每當看完展覽,心中總是產生無限漣漪,
我們以為在台灣天天都在看鳥事,
殊不知許多人(這次以敘利亞難民為年度主題)每天都在為生存而奮鬥;
這提醒我隨時保持感恩的心,
或許我們無法為遠方的難民做甚麼,
但可以為身邊的人盡點心力,
一點熱情、一絲溫暖、一個正面的意象,
都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印象深刻的系列作品:在提倡性別平等時,
美國軍方卻有許多女大兵遭受性侵害之苦,
有的心理蒙上陰影,有的被報復淪為街友...
對於一些高唱"美國好"的媚外者,
應該也來看看這不為人知的一面。
 
 
我喜歡這個展覽,
基金會在展場的規劃上十分用心,
雖然地點離市區有點遠,
但山上清幽舒適、空氣中帶著一點沁涼,
平日前來參觀的人不多,
會不遠千里上山看展的人有限,
就這樣,偌大的空間只有二三人,
沒有時間壓力,也沒有侷促感,
花上三四個小時看一輪,
還能順便欣賞室內風雅的擺設、光影,
是一種奢華的享受。
 
 
 
牆上引用一些至理名言,讓我們去咀嚼體會
 
 




我喜歡這個展覽,
往年在開幕活動時,
主辦單位會準備小點招待,
剛好有一年我躬逢其盛,
發現玉溪準備的餐點精緻,
份量適中,讓與會的客人在感官上享受五星級的待遇;
而今年他們一反往例,
不舉辦茶會,
取而代之的是開幕閉幕請來音樂表演,
曲目精心設計,與展題呼應,
多了份閒適,也多了健康無負擔;
另外也邀請跟展題有關的人員例如無國界醫生、保育人員等現身座談,
分享他們為世界所貢獻的點滴,
讓來賓在看展後心靈上更充滿願世界更美好的希望,一起努力。
 
 
 
 
 
 
 
佈置典雅的一隅
 
 
 

門口有黃絲帶,讓大家為世界祈福
 
 
我想,這展覽就像一口警鐘,
每年為世間黑暗的角落傳達一股光明和希望的鎮魂歌...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愚昧的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今天看了一部驚天動魄的電影【怒火地平線】(預告在此請按我),
敘述墨西哥灣上的鑽油平台因人為疏失爆炸的真實事件,
因為當天是新片上映的日子,
這部已經上映兩周的片,我居然一個人包場...
(是說也沒特權啦! 不會給我一台搖控器中場想上廁所時暫停一下哈哈...)
 
在片子一開始,從主角們抵達鑽油平台接班後,
氣氛就一直處在緊張局勢~ 預算縮減、公司想要盡快看到成果...
都鑄下未來不久的大錯,
連我自己不懂這個行業,也看得火氣上升,
當然後來不出所料,
釀成天大的災難,
不僅人員傷亡,還讓環境生態遭到嚴重汙染,
當然劇情過程就不透露,大家除了逃難,
任何防範措施都失效只能望火興嘆。
 
說實在的,感覺這部片在台灣並不是挺賣作,
我想原因在於,除了災難的特效以外,
似乎對其他細節沒有太精緻的交代,
但引起我注意的是,
獲救的人員在船上大家點完名後一起同聲祈禱,
肇事的英國石油公司官員雖然也僥倖逃生,
在受傷的船長布蘭登(Kurt Russell飾演)看到他,
雖然很怒,但並沒有當場痛毆他一頓,
大家只把注意力聚焦在如何逃出生天,
這實在不太符合台灣的 "風土民情"ㄚ...(笑)
這部片個人反思起來,
多了一點無力感,
世界上如此大企業那麼多,
收益龐大卻在應該小心的安全措施上吝於重視,
即使相關專業人員在測試上覺得不可行,
上層主管被利益矇蔽一意孤行,
在職場上也不是沒遇過;
而查閱維基百科最後也只以二百多億達成和解,
這背後牽涉到多少利害關係當然我們也不得而知,
但可預料到的就是那些無辜的自然生命,
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回復到無汙染的狀況,令人心疼。
我們身在遠處另一端,
但揮霍地球的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等,
我們也責無旁貸,必須深省。
 
 

圖片來源:google。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此連結為英文版,中文版翻譯和內容品質欠佳)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偶像魅力~ About Annie Leibovitz

 
我這輩子的偶像不多,
除了娜姊以外,
跟我工作有關的當屬這位女性攝影師~ Annie Leibovitz。
與她有關的介紹很多,
台灣的大眾們對他所知應該也不少,
她的作品無論是在時尚界或音樂電影圈都無所不在,
(也可能大家都看過,只是不知道是她的作品)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除了影星黛咪摩爾的孕肚裸照那張以外,
還有早期她幫滾石雜誌拍攝的~ 約翰藍儂裸身環抱小野洋子那張封面,
我喜歡Annie Leibovitz也是因為她專拍人物,
是我在人物攝影時除了台灣攝影老師以外的啟發者之一。
 
相較於布列松的街景快拍和薩爾嘉多的光影技術面,
我對攝影的夢想可說因Annie Leibovitz而生:
我曾夢想著能夠拍攝到名人,
只是後來覺得拍攝"熟人"更能讓人內心感覺踏實溫暖;
我夢想著拍攝時尚畫面,以為這才能表現創意,
但後來拍攝小孩,
才發現他們的天真直率才是世上最珍奇的禮物;
儘管我的現實人生離夢想的軌道已漸行漸遠,
但若沒有Annie Leibovitz的啟發,
幫我不斷調整自己的道路,不會造就現在的我。
 
在一部有關Annie Leibovitz的紀錄片中,
我才發現當年拜讀的書【論攝影】和【旁觀他人之痛苦】的作者Susan Sontag,
跟Annie Leibovitz是非常好的朋友,
當然這好友的定義有些人解讀為"同志情誼",
但只要是女人,誰沒有閨密呢?
我只是很好奇身為論攝影的作家跟攝影師之間,
是否許多著作都是相輔相成而來。
今年她開始在全球舉辦【women】攝影展,
據說也是延續上一次的【women】系列,
而當初那個展就是Susan鼓勵Annie去執行舉辦的,
新的【women】六月已在香港展出,
現正巡迴到米蘭,
這讓身在台灣的我心中超級不平的,
到底偶像甚麼時候才要光臨台灣呢?
 
聽說這次【women】也展出Annie幫英女王拍攝90大受的多幅作品
 
 
英女王如同油畫般的肖像照
 
 
溫馨的祖孫全家福
 
 
 
好萊塢名人系列...把葛妮絲派特洛拍得挺美。^^

 
裘德洛很休閒的樣子
 
 
凱特布蘭琪調皮耍特技
 
 
 
愛黛兒埋首創作


 
潔西卡崔斯坦就像在19世紀英國的油畫裡


 
裘莉在巴黎聖母院
 
 
把娜塔莉波曼拍得像從花中走出的精靈

 
電影【悲慘世界】劇照

 
【神鬼玩家】的劇照
 
 
【丹麥女孩】劇照
 
 
 
Annie也為迪士尼拍攝了一系列真人童話的劇照,
預告了繼古典卡通童話之後,
迪士尼即將陸續推出真人改編童話電影。
(黑魔女、魔法黑森林、仙履奇緣,以及接下來的美女與野獸皆是)
 
 

 
Annie為 Susn Sontag拍攝的黑白照,
看表情就感受到她們的情誼不同於其他拍攝的"客人",
毫無修飾,也不做作,很舒服的一張作品。


=======================================================
有關Annie Leibovitz: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nie_Leibovitz (有中文翻譯版本啦但是翻得不好)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annieleibovitz/?fref=ts
以上所有圖片來源:Google。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耶路撒冷的一抹憂鬱

 
跟大家推薦這部電影~ 【愛與黑暗的故事】
故事從一位母親的床邊故事開始...
 
改編自以色列作家Amos Oz的作品,
敘述作家同年時期對早逝母親的回憶,
在他的記憶中,
母親原是浪漫開朗,才華洋溢的女性,
幸福的一家三口住在耶路撒冷,
然時代剛好是以色列建國之初,
在那樣的動盪中,
作家眼看母親陷在現實的黑洞中越來越暗淡,
終至不敵病魔而離去。
 
電影整體多用暗色系,
連配樂(請點我連結)也以鋼琴和低音大提琴交織而成,
好像在隱喻這對母子深沉的憂鬱之下有顆玻璃心,
母親,無論中外,
也會有婆媳課題、為家庭犧牲了自己的夢想,
娜塔莉波曼把一個無憂無慮的大家閨秀,
演到後面變成絕望空虛的軀殼,
她跟兒子編的故事,
或許都是自己內心沉淪的寫照。
原本如天堂般的三人幸福世界,
被無情的戰火吞噬...
 
 
說到Natalie Portman,
早在她的童年作品【終極追殺令】中飾演那個敢愛敢恨的小女孩Mathilda,
就感覺到她是個富有潛力的演員,
這應該是她繼【黑天鵝】那個瘋狂的角色後,
第二次令人覺得有問鼎第二座奧斯卡的實力演出。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ㄏㄏ...
 
唯美的畫面令人跟著女主角一起,
彷彿被吸入無盡的黑洞... 


 
今年看的另一部【西西里的漫長等待】調性跟這部有點類似,
後來還覺得兩位女主角在45度側面的輪廓還有點相似呢...^^
(這大概屬於我喜歡的型哈哈...)

 
 
所有圖片來源:Google.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源自老媽媽的堅持-海山油行

 
【海山油行】,這個我從小生長的地方,
是早期員林人到市場採買"必敗"的店家,
也是外婆拉拔七個子女的辛苦見證。

 

從小,我們就是吃著自家生產的油長大,
店裡的客人常稱道:「走在巷子口就可以聞到【海山】的油香」。
多年來雖然外婆的店隨著社會腳步並沒有改變太多,
但是我一直以家裡能有健康高品質的食用油為傲。
在跟外婆閒聊時,他提到早期包括製油大廠泰山也曾是油行的客戶之一,
當國民政府委任外公製作沙拉油時,
因外公顧及整體製油的品質,
把沙拉油製油權轉讓給泰山,
自己更專注於花生油與胡麻油等精緻油品的生產,
雖然沒有像泰山一路飛黃騰達,
為了讓社會大眾都能吃到好油,價格波動也小,
但【海山油行】的品質一直是遠近馳名,
許多客人不遠千里,甚至從東京回國時都不忘來買油帶回去,
我想,自己身上留著龜毛講求完美的血液,
也是傳承自外公外婆的堅持呀! ^^
 

以下是一篇關於海山油行的介紹(節錄片段):

====================================================================
 
海山製油廠成立於日治時期,確實年代不詳,以創立人林城(1913~1960)的年紀推算,應在昭和10年至15年(1935~1940)之間。林城是北部人,剛到彰化時在鹿港落腳,結識當地粘氏製油家族,稍後轉來員林開設油廠,以傳統工法榨取花生油和胡麻油,設廠營運數年,後因為戰爭空襲之故而停工,戰後才復工營運。
海山製油廠以精選原料製作高品質食用油,原料中的花生多從彰化縣沿海一帶購入,芝麻卻遠赴台南縣善化和大內採購,因其品質較彰、雲、嘉所產為優,所製成的油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生意興隆,於民國44年(1955)擴建新廠,座落於博愛路現址。
 
民國49年(1960)林城辭世,遺孀林盧碧鑾接手經營至今,雖然在民國60年代沙拉油興起後大受影響,但是仍有一些消費者喜愛傳統油品特具的香濃滋味,尤其是冬季進補時節,海山油廠的麻油依然銷路甚佳。
 
台灣目前的芝麻產量有限且價格高昂,絕大部分油廠均從國外進口原料,海山製油廠則以本島芝麻混合進口芝麻製作油品,雖然成本較高,但是風味比全用進口貨者為佳。

文章出處:
員林鎮志 經濟篇 297頁
 
===========================================================================
 
 
油行在現代雖然看起來是間小店,
但在光復初期那個年代,
可以算是員林人購油的主要供應商呢!
每天早上,依然會有許多顧客帶著自家的油瓶前來打油,
大家都喜愛並珍惜著這傳統的好味道。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體驗不朽的服務

前幾天看了風評甚佳的電影【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老實說是我還蠻欣賞的片子。
 
 
看海報就知道本片真是「眾星雲集」呀!
 
全片並不像一般的商業片那樣有超級特效或是新穎故事,
感覺比較像是復古溫馨版的歐洲警匪遊戲,
布達佩斯大飯店只是一個主要場景,
帶出一堆大卡司人物的關係,
用倒敘回憶的方式帶觀眾了解一件兇殺案的來龍去脈。
 
 
電影步調節奏很像默劇手法,
畫面感覺很平面,讓人覺得像用模型屋拍攝的感覺,
然構圖配色和錯視的功力,
把整個故事提高到一個很精緻的境界,
就如經理本人,即使再虎落平陽也要噴古龍水以示禮貌;
在平鋪直敘的劇情中又加點黑色犯罪效果,
綜合殺手陸續犯下的幾個案子看起來,
電影沒提也大概可猜到殺死女伯爵的兇手是同一人。
 
 
各式各樣的飯店鑰匙,光看設計就令人愉悅,
開始幻想旅行的事情...^^
 
 
龐大的遺產與繼承,一直是人類史上產生紛爭的理由之一,
在本片也是由此開端:超有錢的女伯爵死於謀殺,
因遺書公布資產分配令人不滿引發軒然大波,
警方沒有去調查女伯爵的死亡案件,
爭奪財產的陰謀把風度翩翩的飯店經理陷入牢獄之災,
然經理憑自己平時的威望和在監獄八面玲瓏的好人緣,
也多虧自己一手提攜的門僮奮勇營救,
展開一段越獄大冒險。


 
 


不同的場景搭配嚴謹的色彩計畫,
可以看出金獎美術指導 Adam Stockhausen  和 Anna Pinnock 追求精準的個性。
 
我覺得有趣的是,
有網站評論導演和其團隊的色彩企劃非常有系統,
每個場景、大從室內裝潢,小到人物服裝飾品配件,
包括門房鑰匙的造型,
都令人嘆為觀止,
我甚至相信要是在台灣,
電影結束以後直接就可以開一家Mendls糕餅店吸引死忠影粉,
利用原來的設計配色甚至包裝就好。XD

 
GB包裝紙設計
 
 
另外,在他們爭奪那男孩與蘋果(Boy with apple)的畫作,
反而沒有比被門僮取代的那幅Egon Schiele風格的情慾畫有印象,
這也是電影中有趣的一點,
電影中女伯爵的兒子在畫失竊許久才發現被調包,
感覺他們似乎只在乎畫的現金價值,而非畫作本身,
後來男孩與蘋果的作品成為飯店的鎮店之畫,
也呼應了經理與門僮傳承下來,亦師亦友的情誼。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傳奇經典儘管隨著歲月漸漸黯然,
但是它歷經時代的輝煌和人物的故事卻令人嚮往,
想到自己因為大部份都是背包客的自助遊,
如果有機會去國外體驗百年老飯店的古典奢華,
一定浪漫無比。^^
 
 
連故事書的封面也設計得很別緻


圖片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