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源自老媽媽的堅持-海山油行

 
【海山油行】,這個我從小生長的地方,
是早期員林人到市場採買"必敗"的店家,
也是外婆拉拔七個子女的辛苦見證。

 

從小,我們就是吃著自家生產的油長大,
店裡的客人常稱道:「走在巷子口就可以聞到【海山】的油香」。
多年來雖然外婆的店隨著社會腳步並沒有改變太多,
但是我一直以家裡能有健康高品質的食用油為傲。
在跟外婆閒聊時,他提到早期包括製油大廠泰山也曾是油行的客戶之一,
當國民政府委任外公製作沙拉油時,
因外公顧及整體製油的品質,
把沙拉油製油權轉讓給泰山,
自己更專注於花生油與胡麻油等精緻油品的生產,
雖然沒有像泰山一路飛黃騰達,
為了讓社會大眾都能吃到好油,價格波動也小,
但【海山油行】的品質一直是遠近馳名,
許多客人不遠千里,甚至從東京回國時都不忘來買油帶回去,
我想,自己身上留著龜毛講求完美的血液,
也是傳承自外公外婆的堅持呀! ^^
 

以下是一篇關於海山油行的介紹(節錄片段):

====================================================================
 
海山製油廠成立於日治時期,確實年代不詳,以創立人林城(1913~1960)的年紀推算,應在昭和10年至15年(1935~1940)之間。林城是北部人,剛到彰化時在鹿港落腳,結識當地粘氏製油家族,稍後轉來員林開設油廠,以傳統工法榨取花生油和胡麻油,設廠營運數年,後因為戰爭空襲之故而停工,戰後才復工營運。
海山製油廠以精選原料製作高品質食用油,原料中的花生多從彰化縣沿海一帶購入,芝麻卻遠赴台南縣善化和大內採購,因其品質較彰、雲、嘉所產為優,所製成的油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生意興隆,於民國44年(1955)擴建新廠,座落於博愛路現址。
 
民國49年(1960)林城辭世,遺孀林盧碧鑾接手經營至今,雖然在民國60年代沙拉油興起後大受影響,但是仍有一些消費者喜愛傳統油品特具的香濃滋味,尤其是冬季進補時節,海山油廠的麻油依然銷路甚佳。
 
台灣目前的芝麻產量有限且價格高昂,絕大部分油廠均從國外進口原料,海山製油廠則以本島芝麻混合進口芝麻製作油品,雖然成本較高,但是風味比全用進口貨者為佳。

文章出處:
員林鎮志 經濟篇 297頁
 
===========================================================================
 
 
油行在現代雖然看起來是間小店,
但在光復初期那個年代,
可以算是員林人購油的主要供應商呢!
每天早上,依然會有許多顧客帶著自家的油瓶前來打油,
大家都喜愛並珍惜著這傳統的好味道。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體驗不朽的服務

前幾天看了風評甚佳的電影【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老實說是我還蠻欣賞的片子。
 
 
看海報就知道本片真是「眾星雲集」呀!
 
全片並不像一般的商業片那樣有超級特效或是新穎故事,
感覺比較像是復古溫馨版的歐洲警匪遊戲,
布達佩斯大飯店只是一個主要場景,
帶出一堆大卡司人物的關係,
用倒敘回憶的方式帶觀眾了解一件兇殺案的來龍去脈。
 
 
電影步調節奏很像默劇手法,
畫面感覺很平面,讓人覺得像用模型屋拍攝的感覺,
然構圖配色和錯視的功力,
把整個故事提高到一個很精緻的境界,
就如經理本人,即使再虎落平陽也要噴古龍水以示禮貌;
在平鋪直敘的劇情中又加點黑色犯罪效果,
綜合殺手陸續犯下的幾個案子看起來,
電影沒提也大概可猜到殺死女伯爵的兇手是同一人。
 
 
各式各樣的飯店鑰匙,光看設計就令人愉悅,
開始幻想旅行的事情...^^
 
 
龐大的遺產與繼承,一直是人類史上產生紛爭的理由之一,
在本片也是由此開端:超有錢的女伯爵死於謀殺,
因遺書公布資產分配令人不滿引發軒然大波,
警方沒有去調查女伯爵的死亡案件,
爭奪財產的陰謀把風度翩翩的飯店經理陷入牢獄之災,
然經理憑自己平時的威望和在監獄八面玲瓏的好人緣,
也多虧自己一手提攜的門僮奮勇營救,
展開一段越獄大冒險。


 
 


不同的場景搭配嚴謹的色彩計畫,
可以看出金獎美術指導 Adam Stockhausen  和 Anna Pinnock 追求精準的個性。
 
我覺得有趣的是,
有網站評論導演和其團隊的色彩企劃非常有系統,
每個場景、大從室內裝潢,小到人物服裝飾品配件,
包括門房鑰匙的造型,
都令人嘆為觀止,
我甚至相信要是在台灣,
電影結束以後直接就可以開一家Mendls糕餅店吸引死忠影粉,
利用原來的設計配色甚至包裝就好。XD

 
GB包裝紙設計
 
 
另外,在他們爭奪那男孩與蘋果(Boy with apple)的畫作,
反而沒有比被門僮取代的那幅Egon Schiele風格的情慾畫有印象,
這也是電影中有趣的一點,
電影中女伯爵的兒子在畫失竊許久才發現被調包,
感覺他們似乎只在乎畫的現金價值,而非畫作本身,
後來男孩與蘋果的作品成為飯店的鎮店之畫,
也呼應了經理與門僮傳承下來,亦師亦友的情誼。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傳奇經典儘管隨著歲月漸漸黯然,
但是它歷經時代的輝煌和人物的故事卻令人嚮往,
想到自己因為大部份都是背包客的自助遊,
如果有機會去國外體驗百年老飯店的古典奢華,
一定浪漫無比。^^
 
 
連故事書的封面也設計得很別緻


圖片來源:Google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小三當道,造就電影不滅的浪漫

最近看了兩部截然不同的愛情電影:

【The Correspondence 愛情天文學】以及

【Café Society 咖啡愛情】

 

【愛情天文學】敘述一位天文學教授與年輕學生分隔兩地的愛戀,
在某一天突然被教授的死訊然而止,
但是女主角依然不停收到教授的影音或信件,
它們像背後靈似的總是在對的時間出現,
讓她漸漸從失去的傷痛中走出
 
 

而伍迪艾倫執導的【咖啡愛情】則是講述一個紐約年輕人到加州好萊塢闖盪,
在當地愛上一位女孩,
但發現她是自己舅舅外遇的對象因而失意回到紐約,
也娶了一個跟前女友同名的妻子,
正當事業達到巔峰時,
老情人來訪又激起內心一陣漣漪


 
其實我很喜歡右邊這款海報,
只是不知道這淚眼女人指的是誰?
 
以美學角度來看,
【咖啡愛情】在1930年代上流社會夜夜笙歌的美好,
雖然不比之前的【
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傳 2013】紙醉金迷的鋪張華麗,
但昏黃的色調和整體配置都顯得細膩迷人。
而我比較喜歡【愛情天文學】的美在意境,
無論是女主角Amy當人體麻豆時展現的憂傷,
或是來自於Ed那些戀人絮語,
輔以星星的加持更顯浪漫,也更令人心碎
配樂更是加分關鍵,鋼琴與小提琴的配樂猶如情人隔空對話,
有興趣可點我連結

雖然一開始被認為是失敗的作品,
但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
我覺得整部片也有這樣的隱藏意涵...who knows...



然這兩部片為何想要寫在一起,
除了上映時間很接近以外,是突然很想感嘆:
這兩部片在感情的部分兩者皆有第三者介入,
【愛情天文學】中EdAmy的感情因為強化了愛情的部分,
沖淡了Ed家庭被第三者介入的悲痛;
【咖啡愛情】裡當Bobby的老婆說出她最近的夢時,
也不禁讓我想著難道男人們不也是在重蹈前人的覆轍嗎?
(Bobby
與舅舅都走上外遇的路)
電影常給我們「無論結局好壞,只要是真愛,
即使不容於社會也覺得無比美好,永生難忘」的價值觀,
多年前的絕美電影【The English Patient英倫情人 1996】也是如此,
年初的【Carol 因為愛你 2015】也是如此,
(
雖然我沒有太認同小三但這兩部我都好愛…@@)
這難道是人們越來越難以固守現實婚姻的終極原因嗎?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藥到命除之謀殺心機

 
 
看了【Side Effects 藥命關係】,
是我第三次看魯妮演的女女戲了,
但跟 【Carol】 那種純愛與【龍紋身的女孩】的自我比起來,
魯妮在片中飾演的艾蜜莉可以笑得如此燦爛,
也可以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心機真是超邪惡的ㄚ~~~~~
要是她在持刀的動作上流暢一點就更完美了。(ㄚ...不小心劇透了~^^~)
 
大概被CSI系列影集養刁了,
覺得犯罪過程稍顯粗糙
 
其實我對於整部片蜿蜒的案情並不欣賞,
導演在處理魯妮萌生殺機的鋪陳上有點粗糙,
(她老公是如何入獄、以及出獄後想趕快賺錢導致的不貼心...交代得有點弱)
還有女心理醫師跟魯妮的戀情也有點硬,
女女激情比較像在打架(哈!)
(要學如何憂鬱上網研究一下就好了,何必勾引一個女醫生...)
關於憂鬱症用藥的問題,
還有一般大眾無知的"吃好道相報",
以及最近慈濟醫院換藥引起的風波都蠻發人省思,
到底醫院運作成本與藥商之間的利益關係,
是否引發醫德遭外界檢視甚至瀕臨崩壞的危機,
導演沒有把這個問題特別凸顯來探討,
又趁我們思考時,劇情急轉至蓄意謀殺的心機,
然後想當然爾,女醫師迅速上台下台...@@
只感覺兩個笨女人精心策畫卻漏洞百出,
警方不僅不察還得讓可憐的男醫生自立自強...
除此之外前半段魯妮憂鬱的各種症頭,
看起來蠻美(我喜歡傳上看到她自己鏡子裡的影像那一段)
光看魯妮的情緒收放還蠻過癮的,跟大家分享。

 

這一段回憶也是來的莫名,並沒有太多著墨老公入獄後艾蜜莉的悲慘際遇導致憂鬱生恨的殺機


 


魯妮空洞的眼神的確很讓觀眾內心糾結ㄚ...
 
◎ 圖片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