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多元社會,這樣教!


 
最近在學校教授的三年級社會課程講到「多元的生活方式」這主題,
剛好這段時間上映這部電影~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
心中覺得真是太應景了呀!^^
 
這是一部敘述女孩小友被媽媽拋棄後借住在舅舅家的故事,
一切聽起來是那麼尋常,(一句話講完整部片哈哈...)
不尋常的是舅舅的同居「女友」凜子小姐是變性人,
小友從一開始很訝異到接受,
並對其他人開始有同理心,
整個故事就像一般的日本電影一樣,
有著雲淡風輕但又感人的張力。
 
在電影中,除了一些無關的路人甲乙丙,
影片中大部分是女性,
在我看來,導演除了描寫這個特殊家庭結構以外,
很多著墨在"母親"這個角色上,
片中的母親依照輩分有:
1. 小友的外婆。
2. 凜子的媽媽。
3. 小友的媽媽。
4. 小友同學的媽媽。
先說小友的外婆,
舅舅牧生把她安置在安養院中,
也因此認識了在安養院照顧長者的凜子,
牧生在片中跟小友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外婆是個嚴厲的媽媽,
逼得小孩充滿壓力,只想跟她保持距離。

凜子的媽媽是個開明的女性,
不僅接受兒子的性向還一路扶持幫助他,
包括幫他購買女性內衣還做了假胸部等等。
 
小友的媽媽是個不負責任的代表,
平常就不理家務,
只給小孩吃超商的三角飯糰,
離家出走後小友只好去投靠舅舅。
 
小友同學的媽媽是所謂的"怪獸家長"代表,
對凜子很不友善,
百般阻撓卻不去注意自己兒子的問題。
 
以上,這些都是社會上一般走入家庭為人母的女性,
而凜子是個對比強大的角色,
上述幾個女人沒有的優點她都有,
不僅烹飪手紅樣樣強,
還是個溫柔體貼想要小孩的人,
萬事俱備只差自己是個男兒身。
然也因為這原因,
即使她比小友的親生母親還更讚,
社會的觀感也還是挺小友的媽媽這一邊。
 
 
小友站在櫻花橋下,從媽媽離開時的禿枝,
到櫻花開完發出綠芽了,點出小友媽媽離開的"一段時間"。
 
 
 
小友的舅舅牧生可以說是個文質彬彬的暖男。
 
 
初次見面小友就對凜子的廚藝讚嘆不已。
 
 
第一次吃到可愛的便當還因為捨不得吃而放到臭酸。
 
 
凜子教小友編織毛線作為抒發鬱悶心情的出口。

 
第一次"全家人"一起在櫻花樹下野餐。
 
 
凜子小時後花美男的樣子。
 

這些毛線說穿了是凜子各種大大小小的怨念哪!^^...


這讓我想到多年前日本漫畫家北条司的作品【變奏家族】,
就是由變性家長組成的家庭故事,
說實在的歷經台灣去年風風雨雨的同志平權事件和這次電影上映杯葛事件,
我很難想像台灣和日本對於多元性別的觀念還是如此保守,
畢竟那套書已經出版多年,
我以前還以為在日本對變性人的觀念是很開放的(笑~)。


 
北条司的城市獵人和變奏家族系列作品是我童年不可磨滅的歡樂回憶呀!

片中也帶到另一組社會正常規範模式下的人馬~
凜子的同事婚禮,
相信凜子看在眼中除了祝福,
還有更深的期待,希望跟一般人一樣結婚生(養)子,
然後續劇情急轉直下,
正當牧生和凜子鄭重考慮領養小友時,
小友的親娘殺出來了,
不僅反對領養,還反問凜子要怎樣教育小孩,
然她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些對凜子的汙辱正是她應該自我反省的部分,
除此之外,還有小友同學媽媽的節外生枝,
都是導演讓我們體悟到這樣的家庭在社會上生活額外的辛苦,
故事也隨著小友最後還是回到親媽身邊,
留下痛哭的凜子暗示社會的殘酷讓牧生凜子冀望的美滿落空。

 
看完電影說實在的,
儘管身旁的一群人已經哭到妝花,
我心裡也只有心疼而已,
除了心疼凜子一輩子都得辛苦的跟社會奮戰(尤其在日本),
也心疼小友,誰知道他跟著這樣的親娘哪一天又要被放生了呢?
(當然電影中有帶到小友回家後看到家裡已經整理乾淨,但媽媽還是不在)
而又多少像小友的同學那樣的小孩只能活在櫃中,
因為父母給他們同志是罪大惡極的觀念...
目前這電影在日本被推薦為適合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教育範本,
然在台灣宣傳還不如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那樣受尊重,
只因為這是一男一女組合的題材,
只能說一切令人覺得無言呀!



 
電影中跟牧生一家最大對比是朋友的婚禮,
這樣倍受祝福,也跟外人對牧生一家百般阻撓一樣刺目。

 
老人握著看護的手說出的是人的本質,而非外表。



帶點憂鬱的花樣少年

 
自以為是救世主的朋友媽媽。


小友跟凜子獨特的溝通方式,感覺很溫馨又有創意。 
 

這一幕讓人覺得搞笑,但又牽涉到"超渡儀式",別具意義。
 


這部片也讓人格外珍惜生活的美好,所以不推嗎? ^^

圖片來源:Goog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